一、字跡潦草、錯別字多
同學們在解答填空題、簡答題時,常使用錯別字,造成表達意思錯誤或無法表達意思而丟分。例如:將“水槽”寫成“水糟”等。產生這些錯誤的原因是看書不仔細,對字詞的書寫不細心。有些同學平時不注意書寫工整,養成潦草的習慣,從而使閱卷老師對考生所答內容分辨不清,作為錯誤處理而失分。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平時練習時,一定要養成書寫工整、清楚的好習慣,避免再次產生遺憾。
二、粗心大意、思維定勢
有些同學在考試中粗心大意,不仔細審題,或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導致出錯丟分。例如,有的選擇題要求考生選錯誤的選項,而部分同學粗心大意,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平時練習時多數選擇題要求選正確結果),錯選了正確的結論而失分??梢娬J真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和基礎。
三、答題不規范或表達混亂
很多同學答題不規范,包括:
(1)書寫不規范。如填選擇題答案時,把“D”寫成“O”等;
(2)計算題解題步驟不完整,如沒有解設過程或解后沒有簡要的寫出答等。
再有,有的同學答題沒有次序,版面設計不合理,計算過程混亂等,雖然求出了正確結果,但也不能得全分。
四、心理因素造成失分
有的同學臨場過分焦慮和恐懼以至情緒緊張,在考試開始階段大腦暫時出現思維障礙,平時熟記的定理、規律記不清了。面對考題大腦出現空白,不知所措。另外,解答部分陌生題時,因暫無思路引起情緒緊張,心理慌亂,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干擾了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解題時出現了種種不應該甚至無法理解的錯誤。為了克服這些不良心態,可以在復習時適當做—些基礎題,并把重點放在審題和解題的正確與完備上,同時要注意書寫規范和工整。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時常做—些自己沒有接觸過的,但又適合自己能力的新題型,以提高對陌生題型的適應能力,增強信心,克服恐懼心理,防止思維抑制現象的發生,爭取在考試中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