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選專業這件事,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能夠同時滿足所有條件的,幾乎不存在,那么都有哪些專業?區別是什么?未來要考慮什么?應該根據就業前景還是根據個人喜好來選?
了解大學的基本情況
如大學的分類與特點、大學的層次及特點、大學的辦學實力、大學的專業設置等。
1、大學的分類及特點
大學分為好幾類:醫學類、財經類、師范類、語言類、理工類、農林類、政法類、綜合類等等,不同大學的學科建設與分布的特點不一樣,人才培養的方向與特色也是有所側重,因此,掌握這個基本知識,就等于找到了志愿填報的一個突破口。
2、大學的層次及特點
包括大學的歷史沿革、師資力量、所處的城市和地理環境;大學的學科建設及師資力量、辦學特色等。由于種種原因,大學客觀上已形成了不同的錄取層次。過去常把大學分為重點大學與普通大學,而現在則有大學、原985工程大學、原211工程大學、部屬大學、國家各部委主辦的大學、省屬普通大學、學院、高職高專等的區別。
3、大學的辦學實力
可以從這所大學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特色專業、博士后流動站、博士點和碩士點、研究生院、教授與副教授數量、綜合實力在高校中的排名、教育部的學科(專業)評估、畢業生就業率、每年高考招生的錄取分數等方面進行評估。
4、大學的專業設置專業的概念、劃分設置
什么是專業呢?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人們所從事的特定業務方向;另一種是學科的小單位(即三級學科)。在工作或者崗位、職業中“專業”指的是前一種解釋;在大學教育中“專業”指的是后一種解釋。
目前,我國教育部對大學教育中的學科和本科、研究生專業設置是按照教育的特點進行分類劃分的。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本科專業目錄,中國的大學的本科學科分為門(也稱門類)、類(也稱二級類)、專業三級。
學科門類下設學科類(二級類),學科類下設專業,專業是小單位。學科門類共有14個,其中: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軍事學、交叉學科。14個學科又下設92個學科類,下設771個本科專業。
學科類由學科中的專業構成,同一學科類中各個專業是有一定邏輯順序的,一般要按照先研究學科理論的專業,后實踐應用的專業;先通用性專業、后專用性專業;先學科原理、后學科專論的順序排列專業。比如說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管理原理的,排在一位;市場營銷是工商管理原理應用于市場營銷的專門理論和業務技能,排在二位;會計學是工商管理原理應用于會計領域的專門理論和業務技能,排在三位,其他的如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依次排列,認識到學科的排列特點就能掌握住學科專業的內在規律和特點。
專業對口的名稱和專業內容
1、專業的名稱
每一個專業都有一個特定的專業名稱,一般地說專業名稱表達了這個專業的特質、屬性。從專業名稱上可以簡單地判定專業的從屬和專業的特性。
專業名稱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中文名稱,如經濟學、法學、會計學等。另一部分是專業的代碼,代碼的編制有一定的規則。每一個專業只有一個代碼。例如:“會計學”專業的代碼是120203K,前兩位數字是代表學科編碼,12是管理學科;第三、四位是學科類的編碼,02代表著管理學科的二類工商管理類;后兩位是專業代碼,03代表是工商管理類中的第三個專業會計學。
2、專業的內容
專業的內容決定今后從業的方向,也是考生能否成才的關鍵。應從以下方面對專業內容進行考察,以免望文生義,誤選專業。
?、?、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專業的課程
人才培養目標是考察本科專業內容的主要依據。例如“會計學”專業,它培養目標是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從培養目標可以看出,這個專業將搭建學生的會計學的理論和知識、培養的是與會計學相關專業能力,為實現培養目標,將開設以下專業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學、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上述專業課程構成了“會計學”知識主體。通過對專業課程的考察,考生和家長會了解該專業培養學生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專業知識及專業拓展性等。這對考生分析選擇專業及生涯規劃是十分有意義的。
?、?、專業的研究方向和學習方式
專業的研究方向決定著專業的發展潛力和實踐中的適用程度,專業的學習方式決定著學生的能力培養。不同的專業有著不同的研究方向,因而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即使同一名稱專業,在不同學校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如同會計學專業的研究方向,廈門大學側重于管理,上海財經大學側重于實務。而同是廈門大學會計專業,研究方向又分有會計學方向、注冊會計師專門化方向和國際會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