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新招生的大學,對考生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挑戰,那么2023年有哪些新建的高校呢?讓我們先來盤點一下。
重慶中醫藥學院
重慶中醫藥學院由重慶市人民政府籌建,預計會整合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重慶市中醫院,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等資源組建。
目前首批規劃設置了六個本科專業: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中醫骨傷科學,中藥學,中藥制藥。
康復大學
康復大學由中國殘聯,國家衛建委等中央部門機構和山東省核建的一所國 家 級大學。
它是我國甚至是世界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
這所大學在籌備期就一直備受矚目。學校以康復學科為核心,醫學,理學,工學主體,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
大灣區大學
大灣區大學是一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教育合作背景下籌建的一所綜合大學。
大灣區大學計劃在松山湖和濱海灣同步建設兩個校區。目前松山湖校區已經動工建設,預計2023年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香港科技大學是廣州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合作設立的辦學機構。
2022年開始招生碩博士,2023年開始本科招生。
首批招收三個本科專業,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工程。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是東莞理工學院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辦學高校。
學校的定位是高等教育學府,配合大灣區未來產業轉型升級進行學科規劃,促進大灣區的深度融合。
目前設立了四個學院:理學院,工程學院,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管理學院。教學管理按照香港城市大學的教學體系和評核標準,確保和香港城市大學辦學質量一致。
按照總體計劃,將招收學生6000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碩士研究生26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預計2023年9月份正式招生。
報考新建高校有利的一面
新創辦的大學沒有什么知名度,知道的人很少,受關注的程度有限,加上沒有過去的數據來參考,很多考生不愿意報或者不敢報,存在一定的低分高報的機會。
報考新建高校不利的一面
1、沒有往年報考數據做參考
沒有往年的報考數據做參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會覺得心里沒底。報高了可能被調劑,報低了又可能后悔浪費自己的分數。
2、師資力量和就業沒有辦法判斷
新創辦的大學還沒有培養出人才,沒有接受社會的考驗,它的師資力量如何,未來就業是否被市場認可,都需要過4年才能看出來。
3、畢業證是否與總部相同
例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都是屬于香港某些大學在大陸的分校區,未來畢業的時候畢業證上印的到底是香港科技大學還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這值得每一個家長關注。